1. 摘要
本报告总结了XX银行信息科技部系统运维团队在过去一年中的主要工作成果、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过去一年,我们在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提升运维效率、加强安全管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核心系统可用性达到99.99%,较去年提升0.01个百分点;重大故障事件同比下降30%;运维成本降低8%,同时人均管理设备数提升15%。
我们成功完成了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平稳切换,支持了多项创新业务的快速上线。通过推进DevOps实践、引入AI运维工具,显著提升了运维自动化水平。在网络安全方面,我们完成了等保2.0的全面达标,有效防范了多起潜在的安全威胁。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系统复杂度不断提高,对运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新技术的快速迭代和监管要求的不断加强,也给我们带来了压力。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智能运维转型,提升大规模复杂系统的管理能力。同时,我们将加大对云原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业务创新提供更灵活、高效的IT支撑。
2. 年度主要工作回顾
2.1 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圆满完成了多个重点项目,为银行业务的稳定运行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切换:历时18个月的筹备,我们于6月成功完成了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切换。整个切换过程历时36小时,涉及3000多个分支机构,影响客户数超过1亿。通过精心的规划和演练,切换过程平稳有序,未发生任何重大问题,实现了"不停业、不压卡、不影响客户"的目标。新系统上线后,日均交易量提升30%,峰值处理能力提高50%,为我行未来5-10年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
分布式技术平台建设:为应对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我们启动了分布式技术平台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基础架构搭建和部分业务系统的迁移。新平台采用微服务架构,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在最近的"双11"活动中,新平台成功支撑了峰值交易量,交易响应时间较去年同期缩短40%。
-
智能运维平台升级:我们对智能运维平台进行了全面升级,引入了AI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新平台能够实现故障的主动预警和智能诊断,大幅提高了问题发现和解决的效率。自上线以来,平均故障发现时间缩短50%,解决时间减少30%。
2.2 日常运维工作总结
在日常运维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稳定至上"的原则,通过持续优化流程、加强监控、提升自动化水平等措施,保障了全行IT系统的稳定运行。
-
运维流程优化:我们对ITIL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重点改进了变更管理和问题管理流程。新的变更管理流程引入了更严格的风险评估机制,变更成功率从95%提升到98%。问题管理方面,我们建立了知识库和最佳实践库,显著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
监控体系升级:我们升级了全行的监控系统,实现了从基础设施到应用的全栈监控。新系统能够实时监控超过50万个指标,覆盖率达到99.9%。通过智能阈值和关联分析,系统可以更准确地识别潜在问题,失败率降低了60%。
-
自动化运维推进:我们大力推进自动化运维,开发了一系列自动化工具和脚本。目前,日常运维工作的自动化率达到75%,较去年提升15个百分点。特别是在批量操作、配置管理、日志分析等方面,自动化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2.3 团队建设与能力提升
我们高度重视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凝聚力。
-
培训体系完善:建立了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全年组织各类培训课程120场,覆盖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技术领域。每位团队成员平均接受培训时长达到100小时,较去年增加20%。
-
认证激励:鼓励团队成员参与专业认证,全年新增各类高级技术认证50个,其中包括10个云计算相关认证和8个网络安全认证。
-
创新文化培养:组织了"XX银行IT创新大赛",收到创新提案108份,其中15个优秀方案已进入实施阶段。通过这些活动,有效激发了团队的创新活力。
3. 系统可用性与性能分析
3.1 核心系统可用性统计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持续优化系统架构、加强运维管理,使得核心系统的可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
整体可用性:核心业务系统(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核心账务系统等)的平均可用性达到99.99%,较去年提升0.01个百分点,超过了年初制定的99.98%的目标。
-
分系统表现:
- 网上银行系统可用性:99.995%
- 手机银行系统可用性:99.998%
- 核心账务系统可用性:99.9995%
- ATM系统可用性:99.99%
-
计划内停机时间:全年计划内停机时间控制在24小时以内,较去年减少10小时,主要得益于我们采用的新一代热备方案,大幅减少了系统升级和维护所需的停机时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