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银行受益所有人识别风险提示

商业银行受益所有人识别风险提示

一、前言

近期,监管部门对我行AML工作开展现场检查,发现受益所有人识别环节存在部分问题,包括穿透不深、材料不全、登记不准等。为加强受益所有人识别工作质效,防范洗钱风险,合规部特制定本风险提示。

本风险提示适用于全行各分支机构开展对公客户受益所有人识别、核实及资料登记工作。各分行合规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细化相关要求。

当前,受益所有人识别工作面临新形势:一是"穿透式"监管要求日趋严格,央行、银保监会密集出台多项监管规定;二是客户主体结构日益复杂,跨境关联增多,识别难度加大;三是我行产品创新提速,新型业务模式对受益所有人识别提出更高要求。

结合近期XX分行、XX分行等机构反映的实际问题,本提示重点就受益所有人识别工作中的难点、盲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

二、受益所有人识别的监管要求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受益所有人识别要求。《法人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指引》明确提出"穿透识别"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全面了解客户股权结构、实际控制权和最终受益情况。《关于加强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细化了识别标准和操作流程。

对标国际实践,FATF第24号建议对受益所有人识别提出"多源核查"要求,强调应综合运用股权、控制权、高管任职等多维度判断标准。新加坡金管局、香港金管局等境外监管机构普遍采用25%的股权比例作为识别标准,同时强调"实质重于形式"。

我行《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管理办法》《XX系统操作规程》等制度规定,将受益所有人识别作为客户准入和持续管理的必要环节。其中,《关于加强高风险客户受益所有人穿透识别的补充规定》明确了公司实控人、XX信托、跨境企业等特殊情形的处理原则。

各分行要严格执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综合考虑股权投资、表决权安排、业务约定等因素,准确判断客户的控制权归属和受益情况。对于通过委托代持、XX信托、VIE架构等特殊安排规避监管的,应当审慎评估,必要时上报反洗钱中心。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9.9秘金(VIP免费),请先
常见问题
怎么购买
建议购买年度VIP会员,更划算
可以帮忙写吗?代?
可以的,请加老秘微信:dahangbiganzi
老秘原创,已做版权认证,转载请联系老秘~~~违者必究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长摁识别二维码或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在公众号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请扫码公众号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