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银行普惠金融竞争力提升的策略思考
一、引言
当前,普惠金融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024年初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篇大文章",强调要"基本建成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助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也相继出台具体指导意见,为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指明了方向。对X银行而言,做好普惠金融既是响应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
作为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分行,我行在普惠金融领域已深耕多年,但面对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金融科技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以及监管政策持续加码、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挑战,迫切需要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竞争力。本文将从分行普惠金融条线管理实践出发,深入分析我行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研究影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二、X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一)发展成效
近年来,我行按照总行战略部署,持续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在组织架构、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X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86亿元,较年初增长23.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8.6个百分点;贷款客户数突破2.3万户,较年初净增4,200余户;申贷获得率达到92%,较年初提升3.5个百分点。
在产品服务创新方面,我们推出了"税银智贷""订单贷""专精特新贷"等特色产品,其中"税银智贷"日均投放量突破3,000万元。首贷客户数较年初增长35%,信用贷款占比提升至42%,中长期贷款占比达到38%。在乡村振兴领域,开发了"农机贷""农户贷"等专属产品,涉农贷款增速达到26%,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风控体系建设方面,建立了普惠金融专职审批团队,优化了"310"线上审批模式,审批时效较传统模式提升60%。同时,运用大数据风控模型,实现了对重点行业、重点客群的精准画像,不良率控制在1.2%的较好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监管要求和同业先进,我行普惠金融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
-
服务覆盖面有待扩大。虽然普惠贷款增速较快,但存量规模与区域内市场份额仍有差距。部分网点对普惠业务重视不够,基层服务能力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多样化融资需求。
-
产品创新能力需要提升。现有产品同质化严重,场景化应用不足。特别是在供应链金融、科创企业融资等新兴领域,缺乏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线上化产品占比偏低,不能很好满足客户"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
-
风险管理机制需要完善。传统的风控模式与普惠金融特点不够匹配,授信审批过于依赖抵押担保,尽职免责机制执行不够到位,影响了一线客户经理展业积极性。贷后管理手段较为单一,预警机制不够敏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