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普惠金融发展基础和形势
(一)前期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我行紧紧围绕总行"123"普惠金融战略部署,持续深化数字普惠转型,全面推进"增量、提质、降本、控险"工作要求,普惠金融业务实现了量质齐升。截至9月末,全辖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突破320亿元,较年初新增42亿元,增速13.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2个百分点;户数达5.2万户,较年初增加6800户;申贷获得率87.6%,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
在产品创新方面,我们深入推进"XX贷"、"XX税融通"等拳头产品升级迭代,新研发上线"XX快贷"、"XX链融"等线上产品,基本形成了覆盖经营性、消费性、产业链等不同场景的产品体系。"总对总"银担合作持续深化,已与8家担保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在保余额突破50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风控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普惠小微数字化信贷工厂,实现了贷前调查智能化、贷中审批标准化、贷后管理自动化,整体审批时效提升40%。创新运用"XX智评"风控模型,对超15万户小微客户形成了智能评分,为精准营销和风险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线上化率达到67%,电子签约率超过85%,智能化预警实现全覆盖。依托移动展业工具,客户经理人均日均拜访客户数从原来的3户提升至5户,展业效率明显提升。同时,我们积极推进政务数据对接,已实现与税务、工商、电力等23类数据的线上验证,为小微企业画像增添了更多维度的数据支撑。
(二)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当前,我行普惠金融工作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政策环境看,国家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普惠金融已被纳入"五篇大文章"战略布局,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做好普惠金融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从区域发展看,我辖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快速成长,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普惠金融业务拓展带来了广阔空间。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获客难度加大。传统依靠网点和客户经理"跑市场"的模式效率不高,获客成本逐年上升。二是有效风控难度增加。小微企业经营周期缩短,现金流波动加大,传统的静态风控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三是专业人才缺口明显。一线客户经理对新产品、新模式的适应程度不够,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四是金融科技应用不够深入,数据治理、场景建设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