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当上支行行长,却熬干了最后一滴血

需要润色修改材料,关注后联系老秘
关注我更多银行写作材料

凌晨三点,你从梦中惊醒。

不是噩梦,而是手机在枕边“嗡”地一声震动——分行群里,领导又发了一张最新的业绩排名表,你们支行,依然刺眼。

你关掉手机,胃里一阵翻涌,是昨晚饭局上那半斤白酒的后劲。你摸了摸日益稀疏的头顶,苦笑一下。

身边的人都说你“年轻有为”,35岁就当上了支行行长。只有你自己知道,这份所谓的“风光”,是用什么换来的。

你不是年轻有为,你是**“英年早衰”**。

(深度解读 )

第一层地狱:被“夹”在中间,活活耗死

成为行长,你才明白,这根本不是一个职位,这是一个**“耗材”**。

向上,是永无止境的“夺命Call”。

分行的电话,从来不问过程,只问结果。“这个月的存款缺口怎么回事?”“普惠贷款为什么投不出去?”“再完不成任务,你就给我滚蛋!” 他们把KPI的大山压下来,却从不给你一块能垫脚的石头,只会甩下一句冰冷的“你自己想办法”。

向下,是无可奈何的“集体躺平”。

你想带着团队往前冲,却发现根本没人跟。老员工油了,新员工佛了。“行长,这任务根本完不成,罚就罚吧。”“行长,客户那么难搞,提成才几个钱,算了吧。”

你开会动员,他们低头玩手机;你画饼激励,他们内心毫无波澜。最后,所有的指标、所有的压力、所有的客户,都成了你一个人的。你不是行长,你是一个团队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唯一的“炮灰”。

第二层地狱:身体在报警,精神在凌迟

从坐上行长位置的那天起,你的身体就不再是你自己的了。

  • 你的胃,是酒精和不规律的试验田。 陪不完的饭局,喝不完的酒。你笑着敬客户,心里却在盘算着下个月的胃镜要不要提前。

  • 你的头发,比存款流失得更决绝。 每天洗手台上堵住下水口的发丝,是你焦虑最无声的见证。

  • 你的睡眠,是KPI的投影仪。 闭上眼是任务缺口,睁开眼是晨会通报。安眠药的剂量,和存款利率一样,变得越来越不敏感。

朋友聚会,你谈的是中收和不良率;家庭出游,你离不开微信和电话会。你把肉体献给了工作,把精神留给了焦虑。你燃烧自己,却不是为了照亮未来,只是为了点亮那块冰冷的KPI报表。

(结尾升华与互动 )

最可怕的是什么?

是你被困在了这座名为“行长”的风光囚笼里。

想走? 35岁,你除了“懂点银行”,好像什么都不会了。你看着外面飞速变化的世界,没有勇气从零开始。

想升? 你抬头看看,上面全是70后、80后的领导,他们还能再干十年。你再怎么拼,也只是一个更高级的“背锅侠”。

想躺? 对不起,KPI不允许。只要你还在这个位置上一天,就得像个陀螺一样,被鞭子抽着转。

这就是35岁银行行长的真相:用一个看似体面的职位,锁住了一个人所有的青春、健康和希望。

最后,想问所有身在其中的,或曾经身在其中的朋友一个问题:

如果时间倒流,30岁那年,你还会选择走上行长这条路吗?

评论区,等你的答案。

常见问题
怎么购买
建议购买年度VIP会员,更划算
可以帮忙写吗?代?
可以的,请加老秘微信:dahangbiganzi
老秘原创,已做版权认证,转载请联系老秘~~~违者必究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长摁识别二维码或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在公众号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请扫码公众号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