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银行XX分行 风险管理部一季度工作情况通报

需要润色修改材料,关注后联系老秘
关注我更多银行写作材料
这份材料本来计划上周就发给大家,但由于近期重点支行风险排查工作占用了较多精力,直到昨天才最终完成。内容主要围绕一季度我们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一些数据还在统计中,后续会在部门例会上补充。

关于不良资产处置工作

先说说不良资产处置这块,这是我们一季度投入精力最多的工作。坦白讲,年初不良率压力不小,尤其是几家重点支行的情况不容乐观。但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情况有了明显好转。

我们采取了"一户一策"的处置策略,光是3月份,我就带队跑了5家有问题的大客户。其中XX集团那个案子特别棘手,拖了快两年了,这次总算打开了局面,收回了XXXX多万的欠款。此外通过S法S讼收回不良贷款 X亿,通过债务重组盘活了X亿的存量贷款。那个批量转让项目也基本谈妥了,准备下个月签约,预计能处置不良XXX万左右。

老张负责的那几个支行帮扶工作也有起色,尤其是 XX支行,他们行长态度特别积极,我们派了小李过去蹲点帮忙,这两周就压降了XXX多万不良,算是个小亮点吧。

总体来看,一季度处置了 X亿不良资产,完成年度计划的28.1%,这个进度在各个业务条线里算不错的。当然后面任务依然艰巨,尤其是房地产相关的几个大户,风险还在持续暴露中,处置难度不小。

风险指标完成情况

接下来简要说下指标情况。不良率方面控制在了1.28%,比年初下降了0.15个百分点,达到了分行党委下达的一季度考核要求。拨备覆盖率218.6%,较年初上升5.2个百分点。

但这里面其实有个小问题,就是我们有几笔大额核销在3月份突击完成的,如果剔除这个因素,指标改善就没有那么明显了。这个情况财务部的同事也了解,我们后续得继续加把劲。

风险监测那块,新系统上个月刚上线,说实话还不太稳定,前两天还出现了短暂数据丢失,IT的同事正在处理。不过预警的准确率确实提高了,比去年同期高了大概8个点。上周那个预警案例就挺准的,提前发现了一个大客户的资金链问题,及时采取了风险缓释措施。

制度建设情况

关于制度建设,在赵行长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加快了步伐。

对标XX新的《XXX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我们修订了10项制度。这个工作量不小,风控部的同事加了不少班。特别是小王,连续熬了一周的夜,把信用风险管理那部分的制度全部梳理了一遍,做得很细致。

为了让大家尽快熟悉新规,组织了4次学习,还搞了2次全行培训,不过效果参差不齐吧。参加的人是不少,有900多人次,但说实话,有不少只是来混个脸熟。前几天抽查了几个支行,发现有些客户经理对新规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这个问题,要在二季度继续抓。

信贷结构优化成效

这部分本来想多写点,但确实成效一般,就简单说下吧。

一季度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能源等重点领域贷款余额95.2亿元,较年初增长6.8%。老实说,这个数据看着不错,但主要是几个大项目带动的,面上的情况其实一般。尤其是小微企业那块,投放不太理想,授信审批通过率只有68%,比去年四季度还低了2个点。

房地产领域,我们实施了名单制管理,不良率控制在2.35%,这个数据在同业中算是比较好的了。前两天去总行开会,风控部的李总还专门表扬了我们这块工作。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小,三四线城市的一些房地产项目已经出现了断供风险,后续得盯紧一点。

刚接到通知,下周一分行要专题研究地产风险问题,我们正在加班准备材料。

科技赋能情况

"XX风控平台3.0"终于上线了,拖了快半年,预算也超了不少。不过效果还是有的,新增了12个风险预警模型,挺实用的。

客户360度风险画像功能大家普遍反映不错,尤其是对公客户经理,觉得比原来方便多了。我前两天去城南支行,他们客户经理小周就说:"这下好了,一打开系统就能看到客户的风险状况,省了不少工作量。"

供应链金融风险监测模块刚上线,功能还不够完善。上周和技术部的同事开了个会,提了十几个修改意见,他们表示二季度会逐步优化。

顺便提一下,反洗钱系统升级后,可疑交易监测模型优化了不少,一季度排查了1,285笔可疑交易,上报了35笔重点可疑交易。这个数据比去年同期低了一些,主要是优化了筛选规则,减少了误报率。

存在的问题

说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最头疼的是基层风控意识还是偏弱,尤其是几个考核压力大的支行,为了完成指标不惜铤而走险。上个月,城西支行居然给一个已经连续两年亏损的企业发放了贷款,还好被稽核及时发现了。这事我已经找他们行长谈过了,挺不应该的。

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交叉领域的管控手段还不够。这种情况在同业存单和理财业务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我们的量化风险管理能力还有不足。前段时间同业业务部问我们要风险评估意见,说实话,我们的分析工具确实比较落后,这块是短板。

小微企业风险管理这块也是老大难问题。既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又要控制风险,确实是道难题。我们尝试过评分卡模型,但准确率不高。前段时间去建行学习,人家在这方面走在前面,值得我们借鉴。

至于跨部门协同机制,效率还是不够高。一个风险预警从发现到处置,往往要经过好几个部门,中间耗时太长。这个问题在年初的条线会上我也提过,但改进不明显。

下一步工作思路

二季度我有几个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必须提升团队专业能力。这方面我准备搞个"XX风险管理精英特训营",已经和人力资源部沟通过了,他们挺支持的。计划选15个骨干去总行培训,学习先进经验。另外,小范围和大家透露一下,风控条线的职级体系正在优化中,很快会有好消息。

数据治理一定要抓紧。无论如何,二季度一定要完成风险管理数据中台建设,这个项目拖了太久了,必须加快进度。我准备抽调几个懂技术的同事组成专项小组,集中攻关。

新业务风险管理也要跟上。金融科技、绿色金融这些新业务发展太快,我们的风控手段还跟不上。二季度要出台《XX新兴业务风险管理指引》,这个任务已经交给了李副总,下周要提交初稿。

最后说说区域协同风险管理。这块其实挺难的,需要和同业、政府部门加强沟通。我们准备参与地方金融风险预警平台建设,这个事情县金融办也很重视,下周约了个座谈会,有兴趣的同事可以一起参加。

一点感想

说实话,今年的风险管理压力特别大,环境复杂多变,难度前所未有。但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团队的战斗力。去年底,我还在担心指标完不成,压力很大,甚至一度想调岗。但看到一季度大家齐心协力取得的成绩,心里又有了信心。

尤其让我感动的是风险管理部的同事们,春节假期很多人都没休息好,为了处置不良加班加点。小张家里老人住院,他硬是抽空处理了几个大案子。这种精神,真的很难得。

好了,基本情况就是这样,一季度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形势依然严峻,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不辜负分行党委对我们的期望。

如有疑问,可以随时和我或者各条线负责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