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润色修改材料,关注后联系老秘
关注我更多银行写作材料
唉……小张啊,别老盯着会上那几个咋咋呼呼、抢着发言的“积极分子”了。
我跟你说,那都是小鱼小虾。
真正厉害的,是坐在角落里那个从头到尾一句话不说,你甚至都感觉不到他存在的——老刘。
那才是咱们这栋楼里藏得最深的“扫地僧”。
…
你以为他不说话,是没想法?呵呵。
我刚来行里的时候,也跟你一样,觉得开会嘛,就是表现自己的好机会。领导抛个问题,我第一个举手,引经据典,说得唾沫星子横飞,感觉自己牛逼坏了。
结果呢?
活儿全是我干的。
(说到这,老王弹了弹烟灰)
后来我才琢磨过味儿来。在银行这种地方,话说得越多,错得越多,责任就越多。你表现得越能干,领导就越觉得你“能者多劳”。也就是哈,就是觉得你好用、好欺负。
你看你刘哥,玩的多溜啊。
每到开会,讨论新方案的时候,那帮“上进”的年轻人为了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争得脸红脖子粗。一会儿说要“多维赋能”,又说要“打造闭环”。
你刘哥呢?
就坐在那儿,貌似面无表情,那支用了十几年的钢笔一直走手上转圈,偶尔喝口茶。
他不是在发呆,我跟你说,他是在“看戏”。
他在看谁跟谁是一伙的,在看领导到底偏向哪一边,在看最后这个“锅”可能会甩到谁的头上。等你们吵完了,领导拍板了,一个最苦最累的方案定下来了。
好了,戏看完了。
他既没有得罪任何一方,也没有给自己揽上任何一点分外的活儿。
你说,这不是“狠人”是什么?
…
当然了,话又说回来,光不说话,那叫“木头”,不叫“狠人”。
老刘最绝的地方,是他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说一句最“致命”的话。
记得有一年,行里搞系统改革,新来的副行长带了个技术团队,把新方案吹得天花乱坠。所有人都跟着鼓掌叫好,觉得马上就要鸟枪换炮了。
就在副行长满面红光地问“大家还有没有问题”的时候,一直沉默的老刘,慢悠悠地推了推眼镜,问了一句:
“X行长,这个新系统的数据,跟咱们老的监管报送系统,接口打通了吗?需要手工二次录入吗?”
就这一句。
整个会议室,瞬间死一样地安静。
那个副行长脸上的笑容,当时就僵住了。
(老王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后来?后来那个项目当然是黄了。因为接口就是没打通,真要上了,我们基层就得天天通宵做两遍报表。老刘这一句话,救了所有人,也让那个好大喜功的副行长,再也不敢小瞧这个不说话的老头儿。
…
所以啊,小张,别再傻乎乎地往前冲了。
学学老刘。
把每一次会议,都当成一场“狼人杀”。 你不需要当那个上蹿下跳的预言家,也别当那个急着自证的平民。
你就安安静静地当个“猎人”。
闭着嘴,冷眼旁观。
手里捏着那颗最关键的子弹,在狼人最得意的时候,再开枪。
这,才是银行里最高级的生存智慧。
欢迎评论区开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