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均存款和时点存款的剪刀差
指标含义:
时点存款与日均存款之间的差额,通常以时点存款减去日均存款的差额表示。
标准比较:
行业普遍接受的标准是剪刀差不超过总存款的5-10%。
问题识别:
- 存款不稳定,可能存在"搬运"存款的情况
- 客户关系不够牢固,存款留存能力弱
- 可能存在为完成考核而进行的短期操作
原因分析:
- 考核制度可能过于注重时点存款
- 客户资金使用周期与银行考核周期不匹配
- 竞争对手可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短期存款产品
- 大额对公客户的资金流动性较大
行动计划:
- 优化考核机制,增加日均存款在考核中的权重
- 加强与重要客户的沟通,了解其资金使用计划
- 设计更具吸引力的长期存款产品,提高客户粘性
- 发展交易银行业务,增加客户资金沉淀
- 加强内部管理,避免非理性存款竞争
跟踪评估:
每月监控剪刀差变化,设定季度审查点,评估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2. 对公存款和对私存款的占比变化
指标含义:
对公存款和对私存款在总存款中的比例及其变化趋势。
标准比较:
根据银行的战略定位和当地市场特征而定,一般零售型银行对私存款占比较高,公司型银行对公存款占比较高。
问题识别:
- 业务发展方向可能与银行战略不符
- 可能过度依赖某一类客户,增加风险
- 某类客户群体开发不足
原因分析:
- 市场环境变化,如当地企业经营状况变化
- 产品结构可能不适应某类客户需求
- 营销策略可能偏重某一客户群体
- 竞争对手在某一领域的优势影响
行动计划:
- 根据战略目标,制定对公和对私存款的发展计划
- 针对性开发适合不同客户群的存款产品
- 加强薄弱客户群的营销力度和客户维护
- 优化考核机制,平衡对公和对私业务发展
- 加强客户细分,提供差异化服务
跟踪评估:
月度监控占比变化,季度评估发展趋势,年度审视是否符合战略方向。
3. 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比例波动
指标含义:
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在总存款中的比例及其变化情况。
标准比较:
行业平均水平及银行自身历史数据。通常,活期存款占比越高,银行的资金成本越低,但稳定性也较差。
问题识别:
- 存款稳定性和成本变化
- 客户资金使用习惯的变化
- 利率市场化对存款结构的影响
原因分析:
-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客户资金使用偏好
- 利率政策调整,影响客户选择
- 新型金融产品(如货币基金)的竞争
- 银行自身产品策略的调整
行动计划:
- 设计综合性存款产品,平衡活期和定期的优势
- 加强现金管理等增值服务,提高活期存款黏性
- 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营销不同期限的存款产品
- 优化定期存款产品,如提供灵活的提前支取选项
- 加强客户教育,引导合理配置资金
跟踪评估:
月度监控比例变化,季度分析波动原因,半年度评估产品策略有效性。
4. 大额存单到期后的留存率
指标含义:
大额存单到期后,客户选择续存或转为其他存款形式的比例。
标准比较:
行业平均水平和银行自身历史数据。一般而言,70%以上的留存率被认为是良好的。
问题识别:
- 大额存单产品竞争力
- 客户关系维护情况
- 资金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原因分析:
- 市场利率变动影响客户选择
- 竞争对手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产品
- 客户经理对到期客户的维护不足
- 客户自身资金需求变化
行动计划:
- 建立大额存单到期预警机制,提前与客户沟通
- 设计阶梯式利率或增值服务,鼓励长期续存
- 提供灵活的存单转让选项,增加产品吸引力
- 加强客户经理培训,提高大额客户维护能力
- 开发配套理财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跟踪评估:
每周跟踪大额存单到期情况,月度分析留存率变化,季度评估维护措施有效性。
5. 存款总量及结构(活期、定期、理财等)
指标含义:
总存款规模以及各类存款(活期、定期、理财产品等)的金额和占比。
标准比较:
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与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与同业的对比。
问题识别:
- 存款增长的可持续性
- 存款结构的合理性
- 各类产品的竞争力
原因分析:
- 宏观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变化
- 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 银行产品创新能力
- 客户需求变化
行动计划:
- 制定差异化的存款增长策略,针对不同客群设定目标
- 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创新型存款产品的开发
- 加强交叉销售,提高客户综合贡献度
- 发展场景金融,增加存款来源渠道
- 加强考核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
跟踪评估:
日常监控存款变动,月度分析存款结构,季度评估增长策略,年度审视产品结构。
6. 存款增长率
指标含义:
一定时期内存款余额的增长百分比。
标准比较:
与行业平均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以及银行自身目标的比较。
问题识别:
- 市场竞争力的变化
- 存款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
- 是否存在异常或非持续性增长
原因分析:
- 经济周期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 客户基础的变化(新客户增长、重要客户流失等)
- 营销策略的有效性
- 产品创新能力
行动计划:
- 细分客户群体,制定针对性的增长策略
-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 优化营销激励机制,提高团队积极性
- 加强与公司业务、零售业务的协同,实现交叉销售
- 发展线上渠道,拓展存款来源
跟踪评估:
月度监控增长率变化,季度分析增长来源,半年度评估增长策略有效性,年度制定下一年度目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