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期,在对全行授信业务开展专项检查时,发现部分机构在授信管理方面存在短板。特别是在处理XXA押品管理系统升级后,暴露出抵押物重估值和统一授信两大难题,这直接影响到我行风控质效。回顾近三年数据,全行对公不良率虽控制在1.2%以内,但区域分化明显,部分高风险区域的不良率攀升态势令人担忧。
自去年推进"XX智慧信贷"工程以来,我们在授信条线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实践中发现,传统授信模式与数字化转型之间的磨合期较长,基层行在执行中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在跨部门协同、系统对接、数据共享等方面,还有不少堵点需要打通。比如某分行在处理一笔集团授信时,因各业务条线使用的系统不同,导致额度管理出现偏差,最终造成了授信额度超限。
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提升授信管理水平显得尤为迫切。特别是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普惠金融的背景下,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授信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重点围绕抵押物重估值和统一授信管理两大难点,深入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抵押物重估值难题的深层次剖析
(一)现状与问题
在日常授信管理中,抵押物重估值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去年四季度以来,多家分行反映重估值流程耗时过长,个别项目从发起到完成重估甚至需要2个月以上。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信贷投放节奏,也给客户带来诸多不便。
以住宅类抵押物为例,传统评估方法主要依赖外部评估机构实地查看,往往需要多次协调客户时间。加上近期各地楼市波动加大,同一区域、同类物业的市场价格差异明显,这进一步加大了评估的难度。在商用物业领域,情况更为复杂。某沿海分行在处理一笔商业综合体授信时,因评估数据与实际市场价格存在显著偏差,导致额度测算出现较大误差。
目前,全行范围内重估任务量持续攀升,仅一季度就累计发起重估项目3.2万笔,同比增长35%。但评估资源配置却未能同步跟进,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分行,合格的外部评估机构较少,内部评估人员也面临较大工作压力。
(二)成因分析
深入分析抵押物重估值难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传统评估方法效率低下。目前我行多数机构仍以人工实地查看为主,缺乏快速高效的评估工具。虽然去年上线了XXB智能估值系统,但覆盖范围有限,且主要集中在标准化住宅领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