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困局,行稳致远:关于当前资产质量压力的深度复盘与思考

好的,行长,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第一部分:开场白——肯定成绩,温和破题)

刚才听了公司部、个金部、普惠金融部几位总的发言,我心里其实挺振奋的,也挺感慨。振奋的是,在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三季度的业务盘子,依然是稳中有进。我刚才特别注意到,公司部又成功落地了那个几十亿的城市更新项目,这块“硬骨头”能啃下来,在座公司条线的同事们付出了多少,我们心里都有数;个金那边,零售存款的增长非常亮眼,这背后是成千上万次与客户的沟通和维护;还有普惠的同事们,我看到三季度新增的“首贷户”数量又创了新高,你们真正把金融的活水,引向了最需要它的小微田地里。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风险管理部,也代表我个人,向在座的每一位业务线的战友,道一声“辛苦了”,说一句“感谢”。真的,没有你们在前面冲锋陷阵,我们所有的中后台工作,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常说,一个健康的银行,就像一个硬币,有它的两面。刚才大家谈的,更多的是我们“X分行”这块金字招牌闪闪发光的一面,是我们不断增长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市场影响力。今天轮到我发言,我想和各位掏心窝子,交个底,聊一聊这枚硬币的另一面——也就是我们事业的“压舱石”,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资产质量。

在座的都是自己人,都是分行各项业务的“主心骨”。所以,我希望今天的发言,不是一次风险警示会,更不是一次“秋后算账”会。我希望,这是一次坦诚的、内部的业务研讨会。我们一起把问题摆到桌面上,不回避,不遮掩,看看它到底长什么样,根子在哪里。然后,最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看看怎么能扶着我们的业务,扶着我们的客户,一起把未来的路走得更稳、更远。

(第二部分:宏观数据回顾与整体压力呈现)

我先给大家通报几个核心数据。

截至今年9月底,我们全行的不良贷款率,是1.5%。这个数字,比6月底的时候,上升了0.2个百分点。

各位总,0.2个百分点,听起来似乎不大,对吧?但我们算一笔账。以我们现在的信贷规模,0.2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数千万的资产变成了不良,换句话说,这背后就是数千万乃至更多的净利润,就这么蒸发掉了。这笔钱,是多少客户经理,一家一家企业跑下来,一笔一笔贷款审批下来,才辛辛苦苦赚回来的。现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这让我们每一位银行人,都感到痛心。

但相比于已经摆在明面上的“不良”,我个人认为,有一个指标更值得我们所有人高度警惕。那就是“关注类贷款”。

关注类贷款,我们内部都叫它“准不良”的蓄水池。截至三季度末,我们全行的关注类贷款余额,环比二季度末,净增加了将近5个亿,现在占我们全部贷款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8%。这个增速和占比,说实话,是超出了我们预期的。它像一个水库的水位线,正在以我们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上涨。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潜在的风险暴露,或者说,明天、后天可能变成不良的“后备军”,正在快速集结。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把这些数字,归结为某个部门或者某几个客户经理的操作失误。我干了二十多年银行,从柜员到客户经理,再到今天这个岗位,我深知一线的兄弟姐妹们有多不容易。这个数据的背后,是我们都无法回避的宏观大环境。

一方面,是房地产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期,过去我们赖以为生的“土地财政”和“房产信仰”的逻辑,正在被彻底改写。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的疲软和产业链的重构,我们下游大量的、赖以生存的中小微制造企业,正普遍面临着订单下滑、成本上升、利润比纸还薄的困境。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9.9秘金(VIP免费),请先
常见问题
怎么购买
建议购买年度VIP会员,更划算
可以帮忙写吗?代?
可以的,请加老秘微信:dahangbiganzi
老秘原创,已做版权认证,转载请联系老秘~~~违者必究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长摁识别二维码或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在公众号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请扫码公众号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