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润色修改材料,关注后联系老秘
关注我更多银行写作材料
最近西北餐饮故事会,热搜不断啊,一碗汤换一套房, 那碗“送房”的汤, 差点把银行客户经理都给“毒”死,这种灾难型公关案例
最近, 翻车餐饮的那个“我送大爷一碗汤, 大爷送我一套房”的危机公关, 是越公关越危机了, 目前最好的公关就是沉默不语了
我寻思着, 银行人干的难道不是服务客户吗
客户生日, 你第一个送上祝福;客户孩子升学, 你帮忙联系学校;客户半夜挂不上专家号, 你托关系、找朋友, 忙得比自己爹妈生病还上心。
怎么人家餐饮的店长送碗汤, 就能换回一套北京的房产。而银行人呢?我们掏心掏肺, 最后客户可能就回你一句:“哦, 知道了, 那个存款我再考虑考虑”
(这个一碗汤换一套房的翻车案例, 被很多人 Diss)
你再仔细品品这个事儿, 看到后面网友们把它骂到“翻车”, 你就会感觉脊背发凉
因为餐饮的这一碗汤, 差点就把银行人的客户经理, 都拖下了水。
一、当你的“关心”, 开始变得“值钱”
一碗汤换一套房翻车, 翻在哪?灾难型公关栽在哪里
翻就翻在, 它把一份可能“动机不纯”的关心, 包装成了一段“纯洁无瑕”的亲情。
一个无儿无女、拥有巨额资产的孤寡老人, 重点是大爷, 和一个正值青年、精明能干的餐饮服务者, 重点是年轻女孩。你跟我说, 他们之间产生了超越血缘的“亲情”, 纯粹是因为一碗汤?
这话, 三岁小孩可能会相信
现在, 把这个场景, 原封不动地搬到我们银行里来
一个刚死了老伴、手里攥着几百万拆迁款的独居老大爷, 成了你的客户。你每周上门探望, 陪他聊天, 帮他搞定手机支付, 甚至比她亲闺女还亲
终于有一天, 她拉着你的手, 老泪纵横地说:“闺女啊, 大爷信你。这几百万, 就都放你这儿了, 都存成定期(或者都买成理财哈)”
听到这些话, 你内心怎么想?到底是希望“大爷的晚年能幸福”, 还是希望“我这个季度的AUM(管理资产规模)能达标”?
但当你的“关心”, 开始直接与你的“业绩”挂钩时, 你还能保证, 你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问候, 都是不求回报的吗?扪心自问一下
二、银行人的“服务”, 边界到底在哪里?
一碗汤换一套房的灾难公关案例, 给做客户关系的人, 敲响了最响亮的一次警钟:千万不要试图模糊“专业服务”和“私人情感”的边界
一碗汤换一套房, 越公关越危机的反面教材,翻车事件?它想用“亲情”来绑架“服务”, 结果就是把自己钉在了“企图不轨”的耻辱柱上,大家 diss 的很多在于这个大爷就是的心思到底是什么?还有 diss 你这个假模假样打感情牌太忽悠大众智商了
银行人更是行走在刀尖上
客户经理这个岗位, 从诞生的第一天起, 就是一个在“专业”和“情感”之间走钢丝的职业
客户经理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客户。然而客户经理的KPI, 又逼着必须从这些“亲人”身上, 挖掘出更多的价值
别再羡慕一碗汤换一套房的那个店长了,难道你想成为大家 diss 的对象吗?有网友评论称:“小说会都不敢这么写”,还有人评论“这是雇佣童工啊”
我们如果也学着去煲那碗“汤”, 妄图用“亲情”去置换客户的“信任”和“资产”, 那我们最后等来的, 可能不是一套房子,这是火中取栗,这是悬崖上走钢丝
而是监管的“问询函”, 是法律的“传票”, 是自己职业生涯的“终点”
记住, 我们是客户经理, 不是客户的“干儿子”、“干女儿”
守住边界, 比拿下任何一笔大存款,大理财, 都重要
不信?你看看网络上类似的翻车案例还少吗?欢迎评论区开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