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润色修改材料,关注后联系老秘
关注我更多银行写作材料
兄弟姊妹们,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分行大会上,领导激情澎湃:“今年某某业务,存款必须翻番!”
回到支行,行长开小会:“任务分解下去,完不成就别想年终奖!”
你弱弱地问一句:“行长,现在监管严,这么拉存款合规吗?”
领导眼一瞪:“我让你想办法,不是让你提问题!出了事我担着!”
⚠️ 信他这句话,你就输了。 真正到了监管问责、发函的时候,你猜猜谁会第一个站出来说:“是下面的人执行歪了”?
所以,今天不聊业务,聊点实在的:如何在银行这个“既要又要还要”的修罗场里,保住自己的饭碗。
深度解读:我们不是在“宫斗”,是在做“个人风控”
别把这些技巧想成是“办公室政治”。在咱们银行,这叫**“个人职业风险管理”**。你的每一笔业务、每一次签字,背后都连着你的职业生涯。学会下面这几招,不是为了让领导难堪,而是为了在合规的框架下,把责任还给真正该承担的人。
1. 💡 用“流程”的剑,斩“拍脑袋”的官威
-
场景: 领导让你给一个资质不太好的客户批一笔“特殊”贷款,还说“抓紧办,我跟上面打好招呼了”。
-
错误做法: 直接拒绝或默默照办。
-
正确做法: 微笑着点头,然后发一封邮件:
“X行,关于您刚交办的XX公司授信事宜,我已启动流程。按照我行信贷审批规定,需补充XX、XX和XX三项材料,并需要您在《特殊业务审批单》上签字确认。附件是审批单,请您审阅。我材料收齐后,马上提交贷审会。”
核心: 你不反对,你只是在**“走流程”**。你把皮球和责任,连同“合规”这顶大帽子,一起踢了回去。他签,责任是他的;他不签,这事就办不了。
2. 💡 让“会议纪要”,成为你的“免-责金牌”
-
场景: 部门开会,领导定了个激进的营销方案,比如承诺超高收益来揽储。
-
错误做法: 会上沉默,会后抱怨。
-
正确做法: 会后1小时内,发一封“会议纪要”到工作群并抄送相关人员:
“各位同仁,现同步今天关于‘XX存款营销活动’的会议要点:1. 活动目标… 2. 营销策略:经X行最终决定,采用‘承诺XX收益’的话术… 3. 人员分工…。如有遗漏,请大家补充。”
核心: 白纸黑字,“经X行最终决定”,这就是你的护身符。将来监管来查,这份纪要就是你“执行上级指令”的铁证。
3. 💡 巧设“选择题”,不做“背锅侠”
-
场景: 领导让你做一个理财产品推广海报,要求突出“保本保息”,但你知道这严重违规。
-
错误做法: 直接说“不行,这违规了”。
-
正确做法: 设计两个版本,然后请示:
“X行,海报做好了两个方向。A版是按您的思路,突出了收益预期,但合规部同事提示可能违反‘不得宣传保本’的规定;B版是按监管要求,做了风险提示的合规版。您看我们主推哪一版?”
核心: 你没说他错,你只是把**“规定”和“风险”摆上台面**,让他自己选。没有哪个领导敢公然选择违规。
4. 💡 引入“外部变量”,化解内部压力
-
场景: 上级行下了个不可能完成的中间业务收入指标。
-
错误做法: 硬着头皮接,然后逼死自己和团队。
-
正确做法: 做个简单的分析报告:
“X行,关于上级行下达的中收指标,我研究了XX同业和我行去年的数据,也咨询了XX行的同学。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完成该指标可能需要投入XX营销资源,或突破XX现有政策。这需要您和上级行协调支持,我们这边全力执行。”
核心: 用数据、同业、先例这些“外部权威”,来证明任务的难度,然后把“要资源、要政策”的难题抛还给领导。
5. 💡 邮件抄送的艺术:C位给领导,CC给“利益相关方”
-
场景: 一个项目涉及前、中、后台多个部门,你的领导让你去“牵头协调”。
-
错误做法: 挨个部门跑,自己夹在中间受气。
-
正确做法: 任何沟通都用邮件,收件人写你的直属领导,但务必把其他部门的领导都CC上。
“TO: X行长;CC: 运营部王总;风控部李总。 事由:关于XX项目…。目前进度…,需运营部支持…,需风控部明确…。请X行长决策,我们下一步如何推进。”
核心: 你是汇报者,决策者是你的领导。所有相关方都在一封邮件里,谁不配合、谁的责任,一目了然,避免了你成为信息孤岛和背锅侠。
6. 💡 反向“话术操控”:用领导的话堵住他的嘴
-
场景: 领导想让你压缩贷款审批时间,牺牲风控标准。
-
错误做法: 争辩说“时间太短,看不完”。
-
正确做法: 毕恭毕敬地说:
“X行,完全明白您想提高效率的想法。正如您上次在全行大会上强调的‘合规是银行生命线’,为了贯彻您的这一精神,我们是不是还是要把尽职调查做扎实?或者,您授权我们减免哪些必要流程?”
核心: 用他自己说过的话(特别是那些“政治正确”的话)来“绑架”他,让他陷入自己的逻辑。
7. 💡 适度“装傻”,把难题具象化
-
场景: 领导说:“这个周末大家辛苦一下,把所有存量客户都回访一遍!”
-
错误做法: 默默忍受,回去加班。
-
正确做法: 提出具体问题:
“收到!X行。我马上去安排。我这边有200个客户,要全部电话回访并录音、还要填写系统记录,大概需要XX小时。另外,周末加班需要向分行人力申请加班审批,您看我填个单子您批一下?”
核心: 你不拒绝任务,你只是把完成任务的**成本(时间、流程、人力)**血淋淋地摆在他面前,让他自己掂量这个命令的代价。
结尾:专业,才是我们银行人最硬的后台
这些“心法”,不是教我们油滑,恰恰相反,它要求我们更专业、更懂规则、更注重流程。
在银行,真正的安全感,来源于你的专业和严谨。
当你的每一份操作都有据可查,每一次沟通都有迹可循,你就为自己穿上了一件最坚实的“防弹衣”。
一个问题留给大家:
你还见过或用过哪些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向上管理或免责神操作?
来评论区分享一下,让我们一起升级打怪,行稳致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