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分行2025年度授信后评价工作总结与2026年度改进计划的报告
致: 分行行长、分行管理层
抄送: 总行风险管理部
发件人: 分行风险管理部经理
日期: 2026年1月15日
摘要 (约200字)
本报告旨在全面总结我分行2025年度在授信后评价方面的工作成效、操作体系,深入剖析面临的核心挑战,并提出2026年度的具体改进计划。2025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及本区域主导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周期性压力,我行通过强化制度执行和科技赋能,基本守住了资产质量底线,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55%。然而,风险指标呈现出边际走弱趋势,尤其体现在关注类贷款的增长及向不良的迁徙压力上。当前最突出的挑战是制造业客户的系统性风险和中小微企业贷后管理的“软信息”获取难题。展望2026年,我部计划通过成立产业风险研究小组、引入新型外部数据源、深化专项培训等措施,着力提升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穿透性,确保分行在复杂环境中实现稳健经营。
更多材料请关注公众号:大行笔杆子老秘
![[qrcode_for_gh_35e4c10441d5_258.jpg]]
需要代笔、写作材料请加微信:dahangbiganzi
第一部分:2025年度授信后评价工作概览 (约1000字)
1.1 核心风险指标完成情况
2025年是我行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受全球供应链调整及国内需求波动影响,我分行所在区域的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及汽车零配件产业,普遍面临订单下滑、利润空间收窄的困境。在此背景下,我部将“防新增、化存量”作为工作核心,全力维护资产质量稳定。以下是本分行近两年核心风险指标的对比情况:
表1:XX分行2024-2025年度核心风险指标对比
核心风险指标 | 2024年末 | 2025年末 | 变化趋势 | 指标分析 |
---|---|---|---|---|
不良贷款率 | 1.20% | 1.55% | ↑ | 上升0.35个百分点,略超年初1.5%的控制目标,主要受3户制造业大额授信下调影响。 |
关注类贷款占比 | 2.80% | 4.10% | ↑ | 显著上升1.3个百分点,反映出潜在风险资产池正在扩大,需高度警惕。 |
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比 | 1.15% | 1.45% | ↑ | 与不良率基本匹配,但增速较快,表明部分客户还款能力出现实质性困难。 |
不良贷款剪刀差 | 0.05% | 0.10% | ↑ | 剪刀差有所扩大,需警惕不良认定不及时或不足的风险。 |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 210% | 185% | ↓ | 因不良余额上升,拨备覆盖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监管要求及总行标准之上。 |
指标分析概要:
从数据看,我行资产质量的各项“结果性”指标虽有走弱,但仍处于基本可控范围,这得益于年内一系列主动的风险管理措施。然而,“过程性”和“先行性”指标,特别是关注类贷款占比的快速攀升,发出了明确的预警信号。这表明,大量处于正常与不良之间的“中间地带”客户,其经营状况正在恶化,这构成了我们2026年风险化解工作的核心压力源。
1.2 主要工作与成绩亮点
面对压力,我部与业务部门紧密协作,在授信后评价工作中取得了一些关键成绩:
- 成功化解重大风险:通过精准预警和快速响应,年内成功化解了5笔合计金额达1.8亿元的大额授信风险。其中,对“德隆精密机械”的风险处置尤为典型,我部将在第三部分作为成功案例详细复盘。
- 预警系统有效应用:全年处理总行下发的红色及橙色预警信号共计128条,信号触发后3日内的核查完成率达到100%。其中,通过对司法涉诉、股权冻结等预警信号的跟进,提前锁定了12户高风险客户,采取了压降额度、追加担保等措施,涉及授信金额2.5亿元。
- 押品价值重估与管理强化:完成对全量以工业厂房、土地为抵押品的授信业务的价值重估工作。针对市场价格下行趋势,对28户抵押率超过75%的客户要求补充了其他有效担保,夯实了风险缓释基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