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写的AUM分析报告,为什么行长看都不看?—这篇让行长直呼“专业”的“作战地图”,银行报告完整思路 ,必收藏

需要润色修改材料, 关注后联系老秘
关注我👇👇更多银行写作材料
需要完整的报告模板文章最后加老秘获取
朋友们, 又到了每个季度、每半年交“零售AUM/客群结构分析报告”的时候了吧?

我猜一下你的状态, 是不是很多人又在为这事儿头疼?从系统里导出一大堆数据, 吭哧瘪肚地填满一张张表格, 最后硬着头皮写上几句“AUM稳步增长, 客群结构持续优化”之类的套话, 自己看了都觉得心虚。

交上去的报告, 十有八九也是石沉大海。领导们扫一眼, 可能心里想的就俩字, “交差”。

我跟你讲, 这绝对不是你们想要的结果。在今天的银行体系里, 一份高质量的分析报告, 早就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作业”了。它是什么?它是你向领导展示你专业能力、思考深度和业务掌控力的“名片”, 是你从一大堆“拉存款的”客户经理中脱颖而出, 证明你具备“做业务的”战略思维的“通行证”。

一份真正“吃透”了的分析报告, 它不是一堆冰冷数据的坟场, 而是一张描绘业务现状、预判未来战局的“作战地图”。它能清清楚楚地告诉你, 我们的“阵地”在哪, 我们的“弹药”够不够, 我们的“敌人”是谁, 以及, 我们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应该放在哪里。

今天, 老秘把压箱底的思路和方法掰开揉碎了讲给你听, 手把手教你怎么写出一份让行长都觉得“这个年轻人有想法, 看问题很深”的分析报告。

第一步 理念重塑, 别把“分析报告”写成“数据说明书”

动笔之前, 我们必须先解决一个思想上的问题。很多人写不好, 根子就出在对这份报告的定位理解歪了。

他们认为, 分析报告 = 数据汇总 + 文字说明。

这是大错特错的。一份及格的报告告诉你“是什么 (What)”, 一份优秀的报告告诉你**“为什么 (Why)”, 而一份卓越的报告, 会明确地告诉你“怎么办 (How)”**。

所以, 你要牢牢记住你的三重身份:

  1. 你是“侦探”: 你的任务是从一堆看似杂乱的数据中, 找到线索, 发现疑点, 还原业务的“真相”。
  2. 你是“医生”: 你的任务是基于“真相”, 诊断出业务当前最核心的“病症”在何处, 是营养不良还是结构失衡。
  3. 你是“药剂师”: 你的任务是针对“病症”, 开出具体的、可执行的、有疗效的“药方”。

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动笔, 你的格局和视野, 从一开始就和别人不一样了。

第二步 框架搭建, 用“五步法”构建报告的“龙骨”

别急着一头扎进数据里。高手做事, 讲究谋定而后动。写报告也一样, 先搭起一个清晰、有力的逻辑框架, 这个框架就是报告的“龙骨”。有了它, 你的内容再多也不会散, 逻辑再复杂也不会乱。

老秘给大家推荐一个“五步法”经典框架, 屡试不爽:

  1. 【要点摘录 Executive Summary】:浓缩的精华, 给大领导的“电梯演讲”。
  2. 【AUM总体情况分析】:全局鸟瞰, 看清业务的“大盘”。
  3. 【客群结构深度剖析】:核心中的核心, 用手术刀解剖你的“客户金字塔”。
  4. 【核心问题与根源探析】:报告的灵魂, 展现你思考深度的“价值高地”。
  5. 【战略建议与行动方案】:最终的落脚点, 从“分析师”到“操盘手”的关键一步。

下面, 我们就一步一步地拆解, 看看每一步具体该怎么做。

第一节 要点摘录, 先声夺人, 三句话抓住领导的眼球

我跟很多年轻人强调过, 报告的这一部分, 一定要最后写, 但必须放在最前面。因为大部分行领导的时间都极其宝贵, 他们可能真的就只看这一页。

所以, 这一页绝对不能写成一个“内容提要”。你要用最精炼、最有冲击力、最结论先行的方式, 把整篇报告最核心的发现和建议砸出来。

这里面有个坑, 很多人喜欢写“本报告通过分析……, 得出了以下几点……”。千万别这么写, 太学生腔了。

高手是怎么写的?

  • 直接亮出核心结论: “我分行零售AUM增长已显现疲态, 其背后是结构性失衡与高净值客群增长乏力的双重制约。”
  • 点明要害问题: “当前业务最核心的症结在于, 我们‘向上突破’高净值客群的能力严重不足, 同时‘向下深耕’存量客户钱包份额的打法尚未成型。”
  • 抛出战略方向: “基于此, 报告建议未来应确立以‘高净值客群贡献度提升’为核心的战略, 并辅以产品、渠道、团队三方面的针对性改革。”

你看, 没有一句废话, 全是干货。领导看完这三句话, 立刻就能明白你报告的价值所在, 并且会带着这些问题, 有兴趣地往后读。

第二节 AUM总体分析, 别光看热闹, 要看门道

这部分是基本功, 但也是最容易写得平庸的地方。很多人就是简单罗列一下AUM总量涨了多少, 存款、理财、基金各是多少。这叫“看热闹”。

什么是“看门道”?门道在于**“比较”“结构”**。

  1. 和自己比, 看趋势(同比、环比):

    • 平庸的写法: “截至X月末, 我行AUM总量为XX亿元, 较年初增长XX亿元。”
    • 深刻的写法: “AUM总量虽实现增长, 但我们必须注意到, 本季度的环比增速仅为X.X%, 已连续三个季度放缓, 这表明我们传统的增长动能正在衰减, 这是一个值得高度警惕的信号。”
  2. 和目标比, 看差距(战略目标完成度):

    • 你要把AUM的产品结构拎出来分析。比如, 存款占比多少?基金、保险这些能带来中收的“价值型AUM”占比多少?然后跟分行年初定的战略目标去比。
    • 可以这么写: “从结构上看, 我行AUM质量亟待提升。其中, 储蓄存款占比高达XX.X%, 远超分行战略规划中低于XX%的要求。而作为价值核心的基金与保险AUM, 合计占比仅X.X%, 与XX%的战略目标存在巨大鸿沟。这直接揭示了我们‘以存揽储’的传统路径依赖依然严重, 向财富管理转型的战略执行并不到位。

第三节 客群结构深度剖析, 报告的“心脏”

终于来到最核心的部分了。如果说前面的分析是“望闻”, 那这一步就是“问切”, 要真正把手搭在业务的脉搏上。

在这里, 你必须引入一个核心分析工具——“AUM客户金字塔”模型。你要把你的所有客户, 按照AUM的多少, 清晰地划分成几个层级, 比如:

  • 塔尖: 高净值客户 (如, 300万以上)
  • 塔身: 财富客户 (如, 50-300万)
  • 塔基: 大众客户 (如, 50万以下)

然后, 你的分析就要围绕这个金字塔展开, 回答三个核心问题:

  1. 我们的金字塔“长”得健康吗?(静态结构分析)

    • 每一层有多少客户?贡献了多少AUM?户均AUM是多少?
    • 你要分析“二八定律”在你的业务里是否有效。是不是顶层那一小撮客户, 贡献了绝大部分的AUM?这个金字塔的腰身是不是太胖或者太瘦?塔基是不是过于庞大但毫无价值?
  2. 金字塔里的客户在“流动”吗?(动态迁徙分析)

    • 这是体现你分析水平的关键!你要去追踪, 在过去一个周期里, 有多少大众客户“升级”成了财富客户?有多少财富客户“荣升”为高净值客户?
    • 更要命的是, 你要去看, 有多少高净值客户“降级”了, 甚至“流失”了?这个数据一旦难看, 就是你业务最大的警报!
  3. 我们的新血从哪里来?(新客户来源分析)

    • 新增的高净值客户, 是咱们自己存量客户升级来的多, 还是从外面真刀真枪拼回来的“纯新户”多?如果全是内部升级, 那就说明你的对外获客能力已经严重退化了。

把这三个问题用数据回答清楚, 你业务的健康状况, 就已经被你解剖得八九不离十了。

第四节 核心问题与根源探析, 从“数据分析师”到“业务诊断师”

如果说前面三步是“描述现象”, 那这一步就是“揭示本质”。这是整篇报告最具含金量的部分, 也是最考验你系统性思考能力的地方。

你千万不能就事论事, 而是要把前面发现的所有“症状”, 进行归纳和提炼, 找出背后的“病根”。建议可以从这几个维度去思考:

  • 【战略层面】 我们的主攻方向是不是就错了?是不是还在用服务大众客户的思维去服务高净值客户?
  • 【产品层面】 我们的“武器库”是不是不行?产品种类少?没有明星产品?收益率没竞争力?
  • 【渠道层面】 我们的“阵地”是不是有问题?网点布局合理吗?线上渠道好用吗?
  • 【团队层面】 我们的“兵”行不行?客户经理的专业能力够不够?考核的“指挥棒”是不是挥反了, 大家还在拼命拉存款?
  • 【流程/系统层面】 我们的“后台支援”给力吗?CRM系统好用吗?KYC流程是不是形同虚设?

把问题归纳到这几个维度里, 你的分析就会显得非常有条理, 有高度, 说明你不是一个只会看数据的“表哥表姐”, 而是一个能够洞察组织运作的“诊断专家”。

第五节 战略建议与行动方案, 让报告产生真正的价值

报告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 这最后一部分, 就是要把你的“诊断”转化为具体的“药方”。

写建议最忌讳的就是讲空话、喊口号, 比如“我们应加强客户关系维护”、“我们应提升团队专业能力”。这种话说了等于没说。

你的建议必须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可量化的。我把它总结成一个**“抓手原则”**:每一个建议, 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抓手”。

  • 平庸的建议: “应提升高净值客户服务水平。”
  • 有“抓手”的建议: “建议启动‘高净值客户突破’专项工程抓手一: 从分行层面选拔XX名顶尖理财经理, 组建‘私人银行家先锋队’, 进行专项赋能和激励。抓手二: 制定‘异业联盟开拓计划’, 明确要求各支行每季度至少与一家高端车友会或商会联合举办一场沙龙活动。抓手三: 引入‘1+N’服务模式, 为先锋队配备投资顾问和税务专家支持。”

看明白了吗?你的每一个建议, 都像一个具体的“项目计划书”, 有目标, 有路径, 有具体的行动项。这样的建议, 领导拿过去, 稍微改一改就能直接开会布置工作了。这, 才是你的报告能产生的最大价值。

归根结底, 写报告的过程, 其实就是一次对你所负责的业务进行全面复盘和深度思考的过程。当你能把这份报告写得鞭辟入里、逻辑清晰、建议可行的时候, 你对业务的理解, 早已超越了绝大多数的同龄人。

而那个时候, 你收获的, 将绝不仅仅是一份报告的好评。

常见问题
怎么购买
建议购买年度VIP会员,更划算
可以帮忙写吗?代?
可以的,请加老秘微信:dahangbiganzi
老秘原创,已做版权认证,转载请联系老秘~~~违者必究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长摁识别二维码或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在公众号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请扫码公众号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