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经营贷款风险化解实务案例分析与启示

一、前言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零售信贷领域风险形势日趋复杂。截至2023年末,全国商业银行零售不良率较年初上升15BP,部分地区的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已突破3%警戒线。作为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在日常管理中发现个人经营贷款风险表现较为突出,主要涉及商户经营困难、现金流紧张、担保措施不足等问题。今年二季度以来,我部牵头处置了一批风险暴露项目,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本文结合一起成功化解的个人经营性贷款风险案例,从实务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同业提供有益借鉴。

二、案例背景

本案例涉及客户李某,男,45岁,XX市某商贸市场的服装批发商户。2010年开始从事服装批发生意,经营稳步发展,目前在市场内有3个店铺,总面积约200平方米,主营女装和童装。其上游主要对接广州、杭州等地的8家品牌服装厂商,年进货量约1500万元,享受30-45天的账期;下游客户包括本地及周边城市300多家服装零售店,以及近两年开发的线上分销渠道,月均销售约180万元。

经营方式上,李某较早嗅到了零售业态的变化。2018年开始尝试线上业务,在抖音和快手开设直播间,通过"批发+直播"的模式拓展销路。2019年线上渠道实现销售500万元,占比达到25%。同年通过我行XX个人经营贷款产品申请授信300万元,期限3年,月均还款10万元。担保措施为:由其配偶(某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月收入1.2万元)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同时以其名下一套商品房(市中心地段,面积180平方米,评估值450万元)提供抵押担保。

贷款发放时,李某年营业额约2000万元,毛利率28%,净利润率约12%,经营性现金流充裕。家庭总资产约800万元,其中不动产是两套住房(总价值约500万元)和3个商铺产权(总价值约300万元),负债主要是经营性融资,总杠杆率不到40%。征信记录良好,仅有一张信用卡,额度5万元,使用正常。

所处的服装批发行业在当地具有30年发展历史,市场年交易规模超过50亿元,上下游配套完善。但近年来面临多重挑战:一是电商冲击下传统批发模式受到挤压,行业平均毛利率从2018年的35%下滑至2022年的18%;二是市场内竞争加剧,商户数量从高峰期的2000余家减少到现有的1200家,且仍在持续分化;三是产业链发生重构,供应商纷纷自建渠道,部分品牌商收紧供货政策。

受疫情影响,2020-2022年市场多次暂停营业,最长单次停业时间达45天,客流量较正常水平下降70%以上。虽然2022年下半年市场逐步恢复,但线下批发业务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据市场管理方统计,2022年商户平均营收较2019年下降35%,创下近十年新低。

三、风险成因分析

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本案例风险的形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疫情期间,商贸市场多次出现局部封控,日均客流从正常时期的3万人次骤减至5000人次以下,李某的批发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同时,近年来服装行业竞争加剧,传统批发模式受到电商冲击,行业平均利润率从2019年的30%左右下降到2022年的10%以下。产业链金融生态恶化,上游供应商收紧账期,要求预付款比例从原来的30%提高到70%,而下游客户账期从45天延长至90天以上。2022年上半年,市场内已有超过50家同行出现经营困难或关门歇业。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9.9秘金(VIP免费),请先
常见问题
怎么购买
建议购买年度VIP会员,更划算
可以帮忙写吗?代?
可以的,请加老秘微信:dahangbiganzi
老秘原创,已做版权认证,转载请联系老秘~~~违者必究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长摁识别二维码或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在公众号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请扫码公众号注册、登录